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聚焦群众现实需求和切实利益,坚持“党建引领、共建共享、服务民生”总体思路,通过搭建框架、试点示范、有序覆盖、创新服务等有效举措,全方面推进城区无物业居住小区物业化改造,进一步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,完善后续长效管理机制,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融合共进,有效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顺河回族区通过调研摸排、协商议事、建章立制,搭建出符合群众期盼的物业化改造框架。
调研起底摸实情。由区物业行业党委牵头,以网格党支部为依托、党员中心户为主体,组建35个调研组,针对辖区居民、物业公司、先进典型、行业专家,采取实地走访、集体座谈、外出学习等方式,将收费标准、服务范围、账目透明等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。累计入户走访7000余户,召开座谈会60余场次,学习典型案例10余个,梳理意见建议9类260余个。
协商议事拟规划。区委组织部统筹协调,成立有关部门、行业企业、党群代表等多元参与的协商议事理事会,通过部门梳理、多方论证、专家研判,联合拟定物业化改造实施规划,明确试点运行、全方面覆盖、优化提升三个阶段实施步骤,划分专业化、自治型、兜底型三类改造模式,制定设施建设、承接查验、合同签订等16项重点任务,报区委、区政府审定备案。
建章立制强保障。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、职能部门协同配合、街道统筹管理、社区党委组织动员、行业企业推进落实的“五级联动”工作体系,细化属地管理、组织作用、行业监督管理等9类63项责任清单,明确台账建立、覆盖程度、终期评价等15个重要时间节点,实行无物业小区挂点领导责任制,完善督导、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,保障实施规划有力推进。
顺河回族区分类选取12个无物业居住小区作为试点对象,精准推进物业化管理改造。
引进专业化物业管理。对于4个封闭式、规模化居住小区,由行业党委、街道党工委组织信用等级高、群众口碑好、党组织健全的物业企业,通过12次集体协商、民主会议,将服务内容、费用明细、管理模式等入驻方案分类讲解,征求两轮居民意见,以业主大会投票决定、街道协议选聘的方式形成书面确认,按照“先体验、后付费”模式,设置3个月过渡期,明确车位规划、设施改造、环境绿化等24项服务标准,引入专业物业服务。
成立自治型物业管理。将7个规模较小、区位临近、自治组织健全、自治方案完善的独栋散楼进行“打包连片”,实施片区式管理,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、社区党委参与指导,选举产生党员比例高于50%的片区业主委员会,明确自主与外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,完善保洁保绿、设施维护、明细公开等18项管理内容和标准,初步形成“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、自我发展、自我完善”的自治型运行机制。
打造兜底型物业管理。针对1个不具备引入专业服务条件且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居住小区,由街道办事处成立物业服务中心,推行“社区党委+网格党支部+党员志愿者”的红色管家模式,合理运用财政补贴对托管小区实行垃圾日清、管道畅通、秩序维护等10项基础物业服务,强化兜底管理。
顺河回族区推广各类试点实践经验和工作方法,有序推动区域内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。
强化宣传动员。坚持“两委”带头、支部带动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的宣传机制,通过入户走访、微信联系、恳谈会议等方式和组织党群代表现场观摩、试点小区成效展示、物业企业现身讲解的交流模式,将实施规划、改造方式、管理模式等6种基础状况,实施步骤、要素保障、监督推进等8类过程经验,以清单化、流程化方式呈现,激发群众改造热情。
抓实分类指导。按照“分模式统筹推进、分类别具体指导”的思路,实施“一模式一专班、一小区一队伍”推进模式,建立3个物业化改造专班,下设86个党员先锋队,根据划分标准、基础台账等规划明细,经专班集中会商、支部相互磋商、群众民主协商,对各小区改造模式精准定位,结合试点经验、差异情况,改进细化不同模式推进流程、方式步骤,确保抓出实效。
组织审核验收。建立“四级联审”制度,按照有门岗管理、有监控设备、有清扫保洁、有设施维修、有绿化养护、有安全防范、有停车管理的“七有”物业服务标准,采取物业企业自审、社区党委评审、街道党工委审签以及区委组织部联合职能部门、行业党委实地审核验收的方式,从严把好各社区物业化管理改造规范标准。
顺河回族区完善小区治理长效机制,提升物业服务品质,实现物业管理服务精准化、精细化。
构建系统化格局。通过行业党委下派党建指导员,全方面实行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机制,指导入驻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单独组建、挂靠组建、联合组建等形式成立12个党支部,引导27名社区“两委”、业委会、物业党员交叉担任党组织委员,全面构建起“行业党委+街道党工委+社区党委+网格党支部+红色物业”的“五位一体”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推行项目化管理。建立工作项目化、项目清单化、清单责任化的“项目化管理”工作机制,社区党委联合物业企业将公共服务、物业管理等6类基层基础工作进行打包立项,确定私搭乱建整治、矛盾纠纷调解、车辆秩序维护等16个项目,并从人员分配、保障机制、预期成效等8个方面细化73项具体措施,明确责任单位、时序进度,对落实情况实时督导。
开展常态化评价。实行“4+5”物业服务的品质定期考评模式,由社区党委、网格党支部、业主委员会、党群代表组成测评组,每个月对环境卫生、公共秩序等服务标准做满意度测评;由组织部门、住建部门、行业党委、街道党工委、第三方机构组成考核组,每季度对信息公开、调度配合等履行情况做阶段考核,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,把服务的品质差、居民认可度低的企业列入“黑名单”,按程序办理退出,形成工作闭环。
■记者 郑新钰 李彤彤《 中国城市报 》( 2024年07月22日 第20 版)
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聚焦群众现实需求和切实利益,坚持“党建引领、共建共享、服务民生”总体思路,通过搭建框架、试点示范、有序覆盖、创新服务等有效举措,全方面推进城区无物业居住小区物业化改造,进一步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,完善后续长效管理机制,推动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融合共进,有效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顺河回族区通过调研摸排、协商议事、建章立制,搭建出符合群众期盼的物业化改造框架。
调研起底摸实情。由区物业行业党委牵头,以网格党支部为依托、党员中心户为主体,组建35个调研组,针对辖区居民、物业公司、先进典型、行业专家,采取实地走访、集体座谈、外出学习等方式,将收费标准、服务范围、账目透明等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。累计入户走访7000余户,召开座谈会60余场次,学习典型案例10余个,梳理意见建议9类260余个。
协商议事拟规划。区委组织部统筹协调,成立有关部门、行业企业、党群代表等多元参与的协商议事理事会,通过部门梳理、多方论证、专家研判,联合拟定物业化改造实施规划,明确试点运行、全方面覆盖、优化提升三个阶段实施步骤,划分专业化、自治型、兜底型三类改造模式,制定设施建设、承接查验、合同签订等16项重点任务,报区委、区政府审定备案。
建章立制强保障。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、职能部门协同配合、街道统筹管理、社区党委组织动员、行业企业推进落实的“五级联动”工作体系,细化属地管理、组织作用、行业监督管理等9类63项责任清单,明确台账建立、覆盖程度、终期评价等15个重要时间节点,实行无物业小区挂点领导责任制,完善督导、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,保障实施规划有力推进。
顺河回族区分类选取12个无物业居住小区作为试点对象,精准推进物业化管理改造。
引进专业化物业管理。对于4个封闭式、规模化居住小区,由行业党委、街道党工委组织信用等级高、群众口碑好、党组织健全的物业企业,通过12次集体协商、民主会议,将服务内容、费用明细、管理模式等入驻方案分类讲解,征求两轮居民意见,以业主大会投票决定、街道协议选聘的方式形成书面确认,按照“先体验、后付费”模式,设置3个月过渡期,明确车位规划、设施改造、环境绿化等24项服务标准,引入专业物业服务。
成立自治型物业管理。将7个规模较小、区位临近、自治组织健全、自治方案完善的独栋散楼进行“打包连片”,实施片区式管理,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、社区党委参与指导,选举产生党员比例高于50%的片区业主委员会,明确自主与外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,完善保洁保绿、设施维护、明细公开等18项管理内容和标准,初步形成“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、自我发展、自我完善”的自治型运行机制。
打造兜底型物业管理。针对1个不具备引入专业服务条件且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居住小区,由街道办事处成立物业服务中心,推行“社区党委+网格党支部+党员志愿者”的红色管家模式,合理运用财政补贴对托管小区实行垃圾日清、管道畅通、秩序维护等10项基础物业服务,强化兜底管理。
顺河回族区推广各类试点实践经验和工作方法,有序推动区域内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。
强化宣传动员。坚持“两委”带头、支部带动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的宣传机制,通过入户走访、微信联系、恳谈会议等方式和组织党群代表现场观摩、试点小区成效展示、物业企业现身讲解的交流模式,将实施规划、改造方式、管理模式等6种基础状况,实施步骤、要素保障、监督推进等8类过程经验,以清单化、流程化方式呈现,激发群众改造热情。
抓实分类指导。按照“分模式统筹推进、分类别具体指导”的思路,实施“一模式一专班、一小区一队伍”推进模式,建立3个物业化改造专班,下设86个党员先锋队,根据划分标准、基础台账等规划明细,经专班集中会商、支部相互磋商、群众民主协商,对各小区改造模式精准定位,结合试点经验、差异情况,改进细化不同模式推进流程、方式步骤,确保抓出实效。
组织审核验收。建立“四级联审”制度,按照有门岗管理、有监控设备、有清扫保洁、有设施维修、有绿化养护、有安全防范、有停车管理的“七有”物业服务标准,采取物业企业自审、社区党委评审、街道党工委审签以及区委组织部联合职能部门、行业党委实地审核验收的方式,从严把好各社区物业化管理改造规范标准。
顺河回族区完善小区治理长效机制,提升物业服务品质,实现物业管理服务精准化、精细化。
构建系统化格局。通过行业党委下派党建指导员,全方面实行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机制,指导入驻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单独组建、挂靠组建、联合组建等形式成立12个党支部,引导27名社区“两委”、业委会、物业党员交叉担任党组织委员,全面构建起“行业党委+街道党工委+社区党委+网格党支部+红色物业”的“五位一体”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推行项目化管理。建立工作项目化、项目清单化、清单责任化的“项目化管理”工作机制,社区党委联合物业企业将公共服务、物业管理等6类基层基础工作进行打包立项,确定私搭乱建整治、矛盾纠纷调解、车辆秩序维护等16个项目,并从人员分配、保障机制、预期成效等8个方面细化73项具体措施,明确责任单位、时序进度,对落实情况实时督导。
开展常态化评价。实行“4+5”物业服务的品质定期考评模式,由社区党委、网格党支部、业主委员会、党群代表组成测评组,每个月对环境卫生、公共秩序等服务标准做满意度测评;由组织部门、住建部门、行业党委、街道党工委、第三方机构组成考核组,每季度对信息公开、调度配合等履行情况做阶段考核,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,把服务的品质差、居民认可度低的企业列入“黑名单”,按程序办理退出,形成工作闭环。